杏坛再传教育部有意展开合并微型小学的建议,日前着手征询校方董家教对于有关计划的意见,收集家长同意合并与否的问卷,引起华社如惊弓之鸟,董联会群起敦促全国各微型华小的董家教和家长,势必全力拒绝当局建议合并的诡计。
董总坚决指称一所也不能少,即使微型华小因学生来源减少,也必须受到持续捍卫它的存在,否则一旦倒了一所就将永远少一所,因为苛刻的教育条例不允许教育部发出准证开设新的华小!
目前几乎所有乡区华小人数不断锐减,而且有许多华小的华裔学生还比巫印裔学生来得更少,导致当局向学生家长收集赞同或拒绝的回馈时,往往适得其反,正如当年希盟政府的教育部长收集家长意见确定是否推行小四爪夷文的课题上,出现了宽大的漏洞,董家教无法取得一致的反对而哗然。
据说,微型华小合并课题的情况,最近从银州安顺传开惊人的消息,县区内有多所外籍生居多的微型华小家长同意合并的建议,挑起了董联会致力捍卫及保留所有华小的决心化为乌有的忧虑。
现任马华副教长马汉顺明白华社重视微型华小需继续获得保留的意愿,表示正与华教界和董教总寻方设法探讨解决有关合并的课题,建议设立微型华小发展工委会,集思广益以化解微小缺乏学生来源而苟延残喘,失去教育运作的价值。
其实,关于微小合并的课题,曾经在十数年前传得炽热,当时在你我服务的县郊区内有两所距离不及三公里的微型华小,被教育局建议合并办学,以免浪费教育资源,引起地方上华社群起反对而不了了之,后来两所学校向附近的马来家长和原住民家长招手,通过资助和优惠吸引更多外籍学生就读。
平心而论,杏坛现实的一面,微型华小惨淡经营,目前全国据说几乎半数华小的全校学生少过150人,一些更不及10名。以教育观点来看,一所微小的开销包括校长及多名教职员的薪水已经“吃过山”,甭说行政上的营运支出,以经济尺码而言,就是教育部多番建议合并或关闭微小的根据。
此前国阵马华和民政致力促成微小搬迁至城市居民稠密的地点,的确是最佳保留华小完整的方案。当年银州偏僻胶园一所微小成功搬迁至雪州大都会,如今摇身为拥有超过千名学生的大型学府,显然告诉微小发展工委会,唯有迁校才是微小重生的机会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